12月9日研究生进展类讲座(化学)第四次

发布时间:2011-11-30浏览次数:1081

报告题目:人类肝脏蛋白质分离鉴定新技术研究 

报告人:张祥民 教授

        复旦大学化学系

报告时间:2011129日下午400

报告地点:四牌楼校区致知堂

 

张祥民 博士

    复旦大学化学系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双聘教授(PI),博士生导师。                              19621116生。198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1994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94至今在复旦大学工作,1996晋升副教授,1999破格晋升教授。1996-972004-05德国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访问教授、德国Tuebingen大学客座教授。

围绕生物复杂体系分离问题,提出多维色谱理论新方法,建立色谱分离与制备理论模型;建立Top-downBottom-up等蛋白质分离鉴定新方法;发明阵列色谱多维分离系统,提高速度10-20倍;发明高精度热膨胀液相色谱梯度泵;发现与确认多个信号分子和生物分子与肺癌、乳腺癌、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分离、鉴定上大量的蛋白质分子,包括修饰蛋白。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学术专著等4部,包括Adv. MaterJ Proteome ResearchProteomicsAnal ChemChem CommJ Chromatogr ASCI源文章150余篇。申请23项技术发明专利,已经获得15项授权。“生物色谱/质谱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色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蛋白质组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仪器学会理事、上海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等。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多维、多模式、阵列式蛋白质高效分离新技术研究(2007-2011)、国家863项目课题:蛋白质组富集分离与修饰鉴定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还曾承担863项目“人类健康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2004-2006)、973项目“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研究新技术新方法”(2004-2005)、863项目“重大疾病的生理病理的蛋白质组-肝细胞癌变和肝癌转移的蛋白质组研究”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学仪器攻关项目等。

 

研究方向:

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多维色谱分离、生物质谱鉴定新技术;色谱仪器研制及其关键技术;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中药与天然药物分离与活性研究;环境分析仪器与技术等。

 

 

报告简介:2003年人类蛋白质组国际组织(HUPO)启动了由中国领导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研究计划。本报告重点介绍在开展该计划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部分蛋白质分离鉴定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蛋白质水平的高效分离、阵列多维色谱分离技术、高丰度蛋白质去除、蛋白质的纳米材料富集技术、蛋白质酶解技术、生物质谱鉴定技术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对蛋白质组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