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大讨论|东南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 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专题 “学科交叉复合培养机制与模式”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12-05浏览次数:632


2022122日下午,2022年东南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专题——“学科交叉复合培养机制与模式”研讨会于四牌楼校区逸夫科技馆北楼306室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由研究生院牵头主办,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承办,来自研究生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以及能源与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交通学院、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吴健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分管领导和导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研讨会由生医学院涂景副院长主持,研究生院培养办陆建主任致开幕辞,强调当前科技背景下开展学科交叉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学科交叉背景下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主要两个环节,首先由三位特邀嘉宾分享学科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经验,随后各与会代表就会议主题展开自由讨论。

来自数学学院、法学院和生医学院的三位嘉宾从如何在基础学科尝试学科交叉,文科与工科的学科交叉经验,交叉学科建设探索等角度作主题分享。

数学学院虞文武副院长分享了《系统科学与人工智能——东南大学特色理工医大交叉》报告,介绍基础学科探索学科交叉的经验与体会。虞文武副院长认为,首先,学科交叉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学术领头人在实践中积极有效、不计得失地探索;其次,要从学生招生和人才引进着手,招收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拓展学术研究视野;第三,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协同服务,使成果联合落地;第四,要牢记学科交叉的初衷,重视基础原创,十年磨一剑。

法学院熊樟林副院长作《东南大学法学院2012-2022年理工科背景法律硕士培养概况》的报告,从招生、培养、毕业去向和后续工作重点四个方面介绍了法学院交叉人才培养的经验。法学院法律专业硕士生源覆盖了建筑土木类、机能材料类、环境化工生物类、电子信息类等理工科专业,法学院延伸出新的四个法学交叉领域。熊樟林副院长认为,在学科交叉培养过程中,存在交叉师资不足、跨学科合作课程融合度不够、课程体系无法完全满足学生需求等问题,并指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首先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实施文理思维转型;强化本硕贯通培养,发挥交叉学科优势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姜晖院长助理进行题为《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从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概况,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等方面,介绍了生医学院在进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经验。生医学院基于“三融合一贯通”的教学体系和科教融合的学科建设理念,通过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知识融合、工程技术与生物医学知行融汇、技术创新与医学转化平台融贯,建立了一支理工医高度交叉的高端师资队伍,从课程、学生、管理三个维度,培养了一大批医工交叉创新型、复合型的生物医学工程高端人才。姜晖老师同时认为,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缺乏医工交叉大平台、缺乏大团队研究生培养的体制支撑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培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在自由讨论环节,吴健雄学院执行院长游雨蒙、生命学院副院长潘玉峰、交通学院副院长马涛、化工学院副院长杨洪,以及网安学院导师代表、校教学督导翟玉庆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孙迎联老师、仪科学院陈熙源老师、电气学院陈武老师、物理学院江云峰老师等与会代表纷纷踊跃发言,围绕各培养单位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地交流。与会代表认为,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需要从自下而上探索和自上而下规划两方面出发,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交叉精神、合作精神和全面能力,通过探索形成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交叉模式和体系。与会代表们就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迫切需要的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张会岩副处长介绍了学校正在进行的学科交叉各种探索,肯定了研究生学科交叉培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提出了调整研究生课程设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团队协作培养学生以及完善学位论文评审等建议。

研讨会的最后,生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宇教授和研究生院培养办陆建主任分别作了总结发言。张宇书记针对生医学院学科交叉培养过程的痛点进行剖析,建议进一步优化本科阶段课程体系,形成一套精而深的核心课程;持续建设一支多学科交叉的师资队伍;重视交叉文化的建设,以文化引导交叉,以项目牵引交叉,以发展趋势交叉,以创新需求交叉;同时,应重视交叉学科的学术治理和评价体系建设。陆建主任指出要以“生为首位”为思想引领进行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学科交叉不是简单的拼图,每个学科都要思考,如何更新知识内涵、引进外延知识;同时,介绍了东南大学学科交叉培养机制改革思路。

本次研讨会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供了广泛的思路,对推动学科交叉复合培养机制建设和完善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