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大讨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及导师指导能力提升(电子信息类)专题座谈会暨导师培训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2-12-06浏览次数:781

2022122日下午,由研究生院主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东南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及导师指导能力提升(电子信息类)专题座谈会暨导师培训”在九龙湖校区行政楼120会议室顺利举行。

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无锡校区等相关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以及相关院系研究生导师四百余人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研究生院副院长袁榴娣出席会议,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顾伟、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黄亚继、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副主任杨鹏出席会议并做专题报告。会议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黄永明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立德树人的东大使命和生为首位的东大行动”,进一步深入了解学院(校区)、教师、学生所想、所困和所盼,广泛开展立德树人经验分享以及对学校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研讨交流,重点讨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导师指导能力提升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短板,持续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导师指导能力的有效提升,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与模式。


会议首先是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及导师指导能力提升专题报告。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顾伟教授作了题为构建新时代和谐师生关系的心得体会的主题报告,他就“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面向国家需求培养新时代人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建立与时俱进的和谐师生关系”、“为师之道、立德树人——新时代和谐师生关系方法论”三个方面做了精彩发言,通过具体案例分享了几位优秀学生的成长过程,令人备受启发。

随后,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副主任杨鹏老师介绍了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流程,强调培养环节的重要内容与时间节点,鼓励开展国际交流和专业实践,通过多渠道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

之后,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黄亚继教授就导师及学位相关事宜的政策进行了宣讲。黄主任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研究生的毕业、学位授予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研究生培养工作不容懈怠,需高度重视和避免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的情况。黄主任还对《东南大学对国家、省级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存在问题论文”暂行处理办法》、《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条例》、《东南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时科研成果署名和认定要求》、《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分离实施办法(试行)》等最新学位授予与管理文件作了解读。

会议第二阶段是进行研究生教育思想大讨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及导师指导能力提升,与会的院系做经验分享交流、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做发言。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申老师主要就异地校区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导师能力提升发言,提出加强本地化师资、组建本地化实验室和导师组培养团队、勤于沟通并针对研究生做个性化培养的建议。

线上参会的无锡校区教学服务部主任赵霞老师也表达了对于上述建议的支持,请学校、学院和导师对异地校区培养的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开题中期、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培养过程以及心理身体健康多关心。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曹玖新老师指出导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指出导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院系的研究生培养能力要提升,从招生、培养到毕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同时也指出当前就业形势下,学生、导师和学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军老师指出持续提高生源质量、完善研究生培养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同时导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更加全面地看待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力。建议今后增加心理健康知识、管理能力等多主题导师培训。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绍富老师分享了生源质量保证的经验和相关建议,同时指出应加强学生科研和就业的价值观引导,进一步完善导师遴选、导师团队、副导师的规范管理。

自动化学院教师代表、研究生教学督导符影杰老师提出本研贯通培养的相关建议。同时指出应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具体内容。以及希望能对研究生督导的工作提供进一步支持。

自动化学院学生代表陈伟睿提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区分度不高、就业时间长且压力大、培养环节和学位环节的制度化和系统化建设待完善等问题,建议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和引导。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学生代表赵炜提出导师和学生在培养上的角度可能存在不一样,需要更多的互相理解、细心沟通和积极引导。

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黄亚继老师进行了会议总结,指出通过讨论,汇总了很多相关院系(校区)的经验和建议,会作为今后进一步改革和提升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及导师指导能力提升的重要参考。同时希望各院系把握国家发展趋势,加快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

(图文来源: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